网站公告:
靶向药回收,人走了,药没吃完。这么贵的药有人“回收”么?
当前位置:首页 > 靶向药回收,人走了,药没吃完。这么贵的药有人“回收”么?
靶向药回收,人走了,药没吃完。这么贵的药有人“回收”么?
文章作者:admin 上传更新:2023-08-04
  

人走了,药没吃完。这么贵的药有人“回收”么?

这两天,国外媒体刊出了这样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允许医生回收口服抗癌药》,刚看了题目,我的好奇心就上来了。


“抗癌药竟然有人做回收了!”

“药是有偿回收还是免费回收?”

“这是个人发起的、机构发起的还是政府行为?”

“怎样确认药物的安全性?”

“回收之后如何找二次购买的患者呢?”

“再次购买的患者要收多少钱?”


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兴趣,但更重要的是,这让我想到了国内的抗癌药“回收”问题,因为咱也有需求呀!但它却默默转化为了另一个词——“药品转让”。


今天的这篇文章将与大家分享几个方面:

国内老百姓“药品转让”的现状

咱国内有做药品回收的么?

美国人的药品回收是怎么做的?


01  老百姓“转药”的无奈


对于每一位曾在抗癌群里待过的患者和家属来说,“药品转让”4个字一定不陌生。


它有点像“广告”,多数由患者家属发起,用几句话描述情况——如,亲人耐药或不幸离去,药物现未吃完、药物价格昂贵、来源正规,希望能低价转让给有需要的患友等等。

来自真实患友信息


说实话,这样的情况我遇到过不少。患者们出于信任,把自己的信息交由于我,因为我“认识的人多”,二次转卖出去的几率更大。但或许是无能,我并未能促成过一次“交易”。


找别人帮忙无门,患者和家属们只能在群里、论坛上自己转。一盒药往往成千上万,甚至好几万一瓶,只有二次转让才能二次让它发挥价值。但自己的圈子总归是小的,所以他们求助于像“我”一样的人、平台甚至是医生。


但“转药”这个词在国内太敏感,尤其是放在台面上说。如果患者们私下进行,一次性且非商业目的,不损别人利益和国家利益,大抵上不会踩红线。但如果由公司、机构、中间人甚至医生参与,性质可就辩不白了。



02  既然转药难度大,咱能不能做药品回收?


药品转让的圈子既然很小,那国内能不能做药品回收?


我们先看看,药品转让和药品回收到底有啥关系?


首先,转让是个人行为。就像咱们上面所说,药品转让往往是个人到个人,最多中间有一个介绍人。


但“药品回收”就不一样了,这是一个集体行为,要有团队、体系和运作。


国内目前的回收渠道太山寨。


在国内网站上搜药品回收,甚至还能找到相应的网站,但多数是回收心血管疾病、抗炎一类的药品,偶尔也能看到“高价回收易瑞沙(晚期肺癌的一种靶向药)”的广告。


但这类网站你相信么?我相信多数读者跟我一样是不敢信的。他们更类似与一个个游击队似的收药点,低价大量收入药物,而之后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。


因为没有政府或有关机构授权和监管,所以药品来源、药品质量等都无法追溯,“药盒回收后造假”这种新闻我们不断听到。


第二,在国内做抗癌药回收还有一个硬伤——药物来源不明。


受制于国内特殊的药物监管机制,国外上市的新药在国内获批之前都需要重新做临床试验,再加上上市申请和审批的时间。这个时间期可以拉得很长,快的也要2年以上(肺癌靶向药泰瑞沙上市到申请15个月,创下国内药物审批记录),慢的10年也得等(宫颈癌疫苗希瑞适10年)。


国内买不到,时间又等不起。这种大环境下,大家只能自寻生路——找不同的途径自己购买,例如大家熟悉的印度、香港、新加坡,甚至德国、美国。


购买国家是一方面,药品渠道是另一方面。有的药物来源正规,来自正规国家注册药房,有正规的处方、发票,但有的就粗糙很多,只有一个价格小票,包装都差不多的情况下,药物真伪还真的很难辨别。


第三,即使能通过各种手段验证了需要转让或回收的药物是“真实有效来自原药厂的原研药”,但只要没在国内上市,统一称假药!


而这一条,也是国内无法进行高价抗癌药转让或回收的根本原因。



03  美国是如何做药品回收的?


首先,他们跟咱们一样,国家层面(联邦政府)并没有同意或鼓励抗癌药回收。


但是,他们跟我们不一样的是,在不同的州(相当于咱们的省份),他们却有了新尝试。


美国田纳西州,在药学博士Baker的倡导和提一下,它们的州立法允许接受任何处方药的捐赠和储藏项目,尤其是来自个人的价格昂贵的口服抗癌药和器官移植药物。


Baker博士2015年建立了一家线上药房Good Shepherd(好牧人,约翰福音中给耶稣的称号)药店,期间也开始致力于做“抗癌药回收”项目——REMIDI,在它的网站上简单明白的写着几个字——“把药品捐给哪些用不起的人。”


我们在此简单介绍下它的流程和模式。


✅项目性质:非盈利,但收药和二次售出都是有偿的

✅患者来源:项目会员

✅药品来源:去世或耐药患者的未拆封、在有效期内的处方药、本州及其它州肿瘤中心,另有偶尔来自药厂的免费捐赠(免费捐赠的药物也会免费给会员)

✅药品监控:利用区块链加密、安全、不可修改的特点,点对点追踪每一盒有正规处方的药物,另有中央仓库进行分拣、监测、及捐赠药物的二次售出。

✅药物价格:回收药物的成本价,一般低于正常处方药物价格的60%-90%

✅会员收费:≤40美金/月,入会前提是项目可以提供给你低于现在处方价格的药物

✅运营状况:目前有超过1000位会员及家庭注册,所有会员费为50万美金/年,6名全职员工


Baker博士的“药物回收”项目里,多数是抗癌靶向药,价格多数在3万美金/月,对于低收入家庭遥不可及,Baker有自己的雄心壮志,他期待这些本来会“冲到下水道里的药物”能给低收入家庭带来新的希望。


即使看起来一切美好,但Baker博士也表示了对自己项目的担忧,“很担心不能维持下去,因为运营成本其实很高,希望我们在穷途末路之前能收到更多的投资。”


尽管前路不明,Baker博士及其他的合作伙伴依然在努力地进行尝试,他们不停留在表面,甚至推动政府修改了立法。从情怀到行动力,Baker博士的“抗癌药项目”的确让美国一大批患者和家属受益。


而此时此刻的我们,即使离得很远,也会在从0到1,从1到10甚至更高的路上踮脚期盼着。